另外一方面从通相的角度 ,其实在四重四十三轻当中,每一条戒都具足了断恶、修善、度众生这三种的内涵,这样子的分判是约着老参的菩萨来说 ,老参菩萨能够融通 ,所以在每一个戒文当中都具足了断恶、修善 、度众生三种功德 ,这种三聚净戒等于是整个菩萨戒当中,是我们所修学的法门 ,我们应该要去付诸行动的内涵 ,依着能修行的心来说,到底是依止什么心来修这个三聚净戒呢 ?在《无量寿经》当中,阿弥陀佛在因地的时候,在发四十八愿之前,他面对世自在王佛讲出他对菩萨道的心情,阿弥陀佛在因地做一个菩萨的时候,他说 :「假令身止诸苦毒中,我行精进,忍终不悔,」身为一个菩萨,即使我们的身心是安住在苦恼跟种种的毒害当中,也就是说菩萨不共于二乘的地方,是二乘安住在毕竟空 ,所以他能够从烦恼障 、业障、报障的苦恼跟内心的烦恼当中解脱出来 ,但是菩萨有大悲心 、有使命感,他必须要强迫自己从空出假,他必须从无有少法可得的空性当中出来 ,跟众生这些尘劳的境界接触 ,要跟众生接触,他自己也要去承受这些苦恼,他必须安住在诸苦毒中,他的色身要承受老病死的痛苦,他的内心跟环境接触的时候,他也会起一些贪瞋痴烦恼毒害的活动 ,这个菩萨这个时候面临决择,他是退回空性,还是勇往直前?以下法藏比丘说出他的心情:「我行精进,忍终不悔」 ,就是我即使安住在这样的苦毒当中
劇情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