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數據顯示,2009年6月份,我國商用車產銷分別完成25.45萬輛和26.92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1.04%和8.34%,從同比情況看,商用車已連續三個月高於上年同期水平,增速逐月走高。
不少經銷商認為,最新數據表明,商用車最差的時期已經過去。而連續三個月的同比增長,除了說明物流需求明顯回暖外,也可以看出國家實施“汽車下鄉”、“以舊換新”補貼等鼓勵政策對於商用車市場已初見成效。
【調查】商用車經銷商開始增加庫存
商用車市場正在回暖。記者走訪了解到,進入第二季度,不少商用車經銷商明顯感覺到市場情況有所改觀,銷量正在慢慢回升。
上海通用五菱汽車授權經銷商鄭州市豫北機電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吳浩民介紹,六七月份,商用車銷量不錯,有的經銷商開始增加庫存,衝擊下半年的市場。商用車對經濟的敏感度非常高。從去年9月開始,商用車的銷量就開始下滑,到2009年一季度,商用車市場表現十分慘淡。“目前卡車市場還行,過得去。”不少經銷商都反映,現在每個月賣的車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庫存不是很多。而7月份的卡車市場,淡季不淡,目前正是一個非常好的調整期,下半年的市場應該會更好,不少經銷商還將增加庫存,衝刺下半年的市場。
【分析】補貼政策利好效果初現
2009年7月13日,國家再出重拳:財政部、商務部、發改委等機構聯合印發了《汽車以舊換新實施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就汽車以舊換新補貼範圍及標準、申請流程、補貼資金審核、監督管理等方麵作出具體規定。根據《辦法》,四類汽車可享以舊換新補貼,補貼金額從3000元到6000元不等。
在本輪政策刺激的大手中,2009年上半年表現不佳的商用車市場成為政策刺激的重點。在《辦法》明確規定的四類可享受以舊換新的汽車品種中,商用車也占據了主要角色,這四類汽車分別是:使用不到8年的老舊微型載貨車,老舊中型出租載客車;使用不到12年的老舊中、輕型載貨車;使用不到12年的老舊中型載客車(不含出租車);與“汽車報廢標準規定使用年限表”中規定的使用年限相比,提前報廢的各類“黃標車”。
“在上半年穩定增長的貨車市場中,微型載貨車貢獻度最大。而補貼力度的加大,對主流商用車企業的推動也將更加明顯。”河南江鈴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市場部經理史磊認為。
【展望】商用車市場格局或重寫
但對於本次政策刺激的效果,業內也有不同的聲音。一位輕卡經銷商的負責人表示,此前“汽車下鄉”政策中也有扶持輕型汽車發展的補貼內容,但並沒有多大效果,有的消費者覺得補貼太少,事實上,如果舊車直接轉手,也能拿到4000多元,還不需要辦複雜的手續,一樣可以拿到錢。也有業內人士認為,雖然補助不多,但政策肯定有效果,這對商用車市場來說應該是件好事。
麵對仍然有待複蘇的市場,記者發現,國內的不少商用車企業並沒有一味被動地等待國家政策的支持,而是在積極求變求發展,以一係列舉措進一步開拓市場。
例如,2009年以來,鄭州日產攜日產多功能跨界車NV200,積極備戰國內輕型商用車市場;通用與一汽在輕型商用車方麵的合作進展迅速;福田汽車與德國戴姆勒—奔馳公司牽手;廣汽日野最近表示,不排除引進日野輕卡技術。
業內認為,在商用車市場格局重寫的過程中,中國企業麵臨著挑戰,也麵臨著機遇。非常值得關注的是,在一些中外整車企業的合資合作項目中,雙方的合作模式也發生了重大變化。合資的企業從使用國外品牌、生產國外車型發展到中外雙方共同經營中方品牌,聯手進軍國際市場。商用車企業正在通過強強聯手、整合合作等多種方式,積極應對目前遇到的困難。